為共享不同院系間在保障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方面的有效經驗和創新做法,助力共同攻克留學生群體學位論文寫作相關工作中的痛點和難點🎻,達到保障和提升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的目的💁🏻♂️💇🏻,“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與提升🧔♂️:何以可能、何以可為”意昂4工作秘書沙龍活動分別於2023年11月8日在閔行校區法商南樓316會議室和2023年11月15日在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404會議室順利舉辦。
閔行場合影
中北場合影
本次分設於兩個校區的沙龍活動累計邀請到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地理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等共14個院系的教務秘書參加🙆🏽♂️,其中中北場還邀請到了國際教育中心的三位負責老師參加🧘🏽。沙龍活動由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留學生教務秘書全紅主持👨🏼🚒🎐。
活動開始,全紅老師表示,面對如何保障和提升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這一課題,各學院教務秘書可以交流基層實證經驗和建議,共享本單位在保障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方面的有效經驗和創新做法,面對現階段的共性問題和挑戰,也可以共同探討可能的解決路徑和協同合作。
全紅老師
全紅老師分享了自己八年來的一線工作經驗🦎,結合基於本次沙龍主題的師生調研👰🏼、學術界相關研究,從行政管理實際工作和學術研究兩個維度呈現了與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相關的經驗📉、教訓🏌️♀️、痛點與難點;認為提升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實際上是操作難題而非理論問題,應當從提前預防、加強過程性反饋、落實“1+2”學術平臺等方面著手解決。在中北場的分享中,全紅老師還擇要概述了閔行場所有老師的核心觀點,讓中北場的老師也能充分了解到閔行場老師們的工作經驗和思考Ⓜ️。
隨後💇🏻♂️,來自不同學院的秘書老師們分別就本院留學生學位論文質量提升面臨的問題及探索經驗進行了分享🤸♀️。
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李明照老師指出本院留學生存在“等靠要”意識,有難以融入集體活動,對學術系統的操作存在技術性難題等現象,並強調了落實過程管理環節的重要性👊🏿,即將任務學期化🤦🏽、具體化,讓學生感受到學業壓力,從而加強自我培養與學習🏞。
李明照老師
杜保源老師在此基礎上,從生源把關、培養製度與學術規範三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認為應對招收學生的學術基礎有一定要求,同時建立起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幫扶團隊,並對導師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以倒逼導師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培養。
杜保源老師
傳播學院的許超妍老師總結了學院留學生管理目前存在的管理權責不明確的問題,內外部分工的模糊不清使得要求難以落實,效果大打折扣⏳;壓實導師責任製對於留學生整體培養和學位論文質量保障至關重要。
許超妍老師
地理學院的聶家琴老師指出了本院留學生在論文規範💁🏽、論文模版、論文選題與研究深度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為留學生學位論文應從底層的語言邏輯層面思考如何建構更貼合中國學術界認可的論文框架。
聶家琴老師
來自哲學系的李鑫老師認為應當在招生階段加強對學生簡歷的審核🎠,促進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加強學術溝通,並在留學生入學時就強調畢業論文的要求👩🍼。
李鑫老師
中文系吳晗老師強調加強留學生製度化管理的必要性,認為應當形成留學生專門的管理製度以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要求🕹👨🏿⚖️,同時留學生專用的學位申請系統亟待開發🥶、留學生英文版論文格式的規範有待加強◻️。
吳晗老師
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的金燦老師認為應嚴抓學術規範與倫理,對留學生論文語言也應嚴格要求👄;同時希望能夠強化學校與留學生工作相關的職能部門之間的貫通🔝⛲️,通力合作,共同保障留學生培養工作。
金燦老師
社會發展學院的王曉霞老師分享了本院在留學生學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難題與解決思路👨🏿⚕️,指出目前在留學生招生環節不斷提高標準和要求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關註留學生學術語言的水平🕺🏽,從語言方面規範學術論文寫作。
王曉霞老師
來自亞歐商學院的張倩老師從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師生間溝通、中外學生指導標準等方面分享了本院解決難題的思考路徑與具體措施。
張倩老師
歷史學系的盧建平老師認為解決問題應當基於留學生的背景與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分享了一線工作的成功案例。
盧建平老師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的陳俊穎老師指出意昂4工作秘書在日常工作中應充分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一方面為留學生群體做好通知🧻、講解、跟進保障的工作,另一方面為教師群體提供輔助。此外陳老師也介紹了本院的一些旨在為留學生學位論文寫作、學術訓練提供幫助的創新性做法,如通過《專業外語》課程教授選題和學術規範等方面的內容🦶🏻;開題環節邀請校外專家等。
陳俊穎老師
教育學部院部的姚一潔老師重點圍繞學院留學生培養和學位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探討,強調導師隊伍建設♨️、意昂4工作秘書與留學生日常交流的重要性和挑戰性🙍🏽。
姚一潔老師
各學院意昂4工作秘書分享環節結束後,國際教育中心的三位負責老師從留學生管理的角度對各個學院的老師提出的訴求和問題進行了交流。王秋池老師強調此次沙龍為國際教育中心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啟示👚,接下來會推進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與院系的工作會議;會進一步配合各個學院基於本學科招生需求所提出的個性化招生策略🚕,發揮招生環節從嚴、從優把關的作用💨;在現有的機製平臺基礎上,拓寬為留學生科研訓練、學術寫作提供幫助和指導的渠道🕵🏼♂️。殷鶯老師和孫曉倩老師結合歷年的招生工作經驗,側重從招生環節給各個學院提供了建議🏂🏿,如關註前置階段論文寫作經驗,在博士項目面試環節細化考察學術能力的舉措等🧳🗑。
國際教育中心三位負責老師
活動的尾聲,全紅老師進行總結發言👨🎤🤱🏻,認為此次活動在各學院常規留學生工作回顧和總結的基礎上🤶🧘🏿♀️,更充分地了解了畢業論文相關的基本情況和基本訴求⚱️,針對現階段的共性問題和挑戰💂♂️,共同探討出了可能的解決路徑🎽。而本次學術沙龍搭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供大家一起頭腦風暴,相互取長補短🙄➜,是一次成功而又充滿意義的活動🚵♂️🥥。